华新水泥是国内水泥行业中首家通过GB/T19001-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,企业资信为"AAA"级,生产的全部15个水泥品种均为国家首批质量免检产品,"华新堡垒"为中国驰名商标,在全国水泥质量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。
纵观华新百年历史,虽然历尽沧桑巨变,但华新水泥的高品质,无论在什么阶段都未改变。从中国第一坝--丹江口大坝,到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大坝;从中国长江第一桥--武汉长江大桥到长江中下游沿线的数十座长江大桥,以及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北京十大建筑等国家重点工程,均选用华新生产的优质水泥。
进入21世纪,华新抓住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,坚持走"低能耗、低排放、高技术、高效益",可持续发展之路,在发展水泥主业的同时,以水泥主业为轴心,充分发挥主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,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、水泥设备、水泥包装制品、废物处理等的生产与销售,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,一流的设备,一流的信誉和一流的服务,生产着国内最优良的产品。
截止2010年上半年,华新在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云南、西藏、河南、四川、重庆等地及中亚的塔吉克斯坦拥有100余个分(子)公司,年水泥生产能力近7000万吨、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1500余万立方、水泥设备制造能力5万吨,总资产达230余亿元,员工总数10000余人,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。
来源:招商网络
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,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是湖北省第二家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;铁山区成立于1979年,资源丰富,历史悠久,素有“千年铁镇”、“江南聚宝盆”等美誉;2019年,黄石开发区与铁山区实施一体化发展改革,两区资源优势共享互补,发展空间不断扩大,现辖7个镇(街、管理区),面积490平方公里,总人口33万人,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、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、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、国家级创业中心、世界铁文化旅游区。 一、园区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,黄石开发区·铁山区的产业发展正入佳境,园区建设配套完善,创新创业活力十足,人口聚集越来越多,服务业发展高潮迭起。目前,黄石开发区·铁山区积极抢抓湖北顺丰国际机场加快布局、黄石棋盘洲新港加快建设等新机遇,充分发挥公铁水空“四港”新优势,全力推进大开发、大建设、大发展,奋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、全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、改革创新的前沿。 二、产业集群 黄石开发区·铁山区是产业发展的聚集区。目前,形成了以电子信息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高端工模具为主导的四大产业集群。电子信息产业,聚集有沪士电子、欣兴电子、定颖电子、台光电子、宏和电子等企业,成为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,形成了铜箔--覆铜板--PCB产业链,以及光电子材料、平板显示等多条产业链。智能制造产业,聚集有东贝机电、三丰智能、三环锻压等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,形成了数控机床、制冷设备、汽车零部件等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。生物医药产业,聚集有劲牌生物、世星药业、远大医药等企业,形成了“化学中间体-原料药-制剂”的完整产业链。高端工模具产业,聚集有楠田工模具、晟起模具、宏佳模具、庄谱模具等一批产业竞争力强的高端工模具企业,正着力打造华中高端工模具产业集聚区。 三、园区规划 黄石开发区·铁山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。2013年,黄石市委决定,跨越黄荆山,迈向大冶湖,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,实现中心城区与大冶、阳新对接融合、同城化发展。黄石开发区·铁山区作为大冶湖生态新区的主战场,将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城市核心区。近年来,我们相继建成了园博园、矿博园、地质馆、奥体中心、奥林匹克广场、市民之家、城市规划馆等一批城市新名片和重点公益设施;陆续引进了绿地、保利、恒大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大型商居和商业综合体,黄石开发区·铁山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,金融、会展、商业商务、科教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,吸引了人口新的聚集和人才新的聚集。 四、绿色发展 黄石开发区·铁山区是绿色发展的示范区。开发区·铁山区襟山环湖带江,区域内黄荆山、父子山、大冶湖、园博园、熊家境、国家矿山公园等一批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先后承办了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、首届湖北(黄石)园林博览会、中国(黄石)地矿科普大会、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、第十届环中赛第三段赛事等大型活动,连续多年举办湖北省槐花旅游节、金海白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,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。2015年建成开放的黄石父子山登山健身步道,被称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,被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、中国登山协会授予“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”称号。2016年,铁山区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;2017年,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荣获全国首批“中国工业遗址旅游基地”。
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